幼儿园的民权

| 评论(12)

从女儿的幼儿园拿来一本小册子,是讲女儿的班级活动、课程简介、课外活动等。小册子的最后有篇文章,题目是《我们的民权》(Our Civil Rights),意味颇深,翻译出来,以飨读者。

our civil rights.jpg

我们的民权(Our Civil Rights)

"在这个教室里,我有权快乐,并有权被善待。这意味着没有人可以嘲笑我,或伤害我的感情。"

"在这个教室里,我有权做我自己。这意味着没人可以对我不公,不管我是黑是白、胖还是瘦、高还是矮、男孩还是女孩。"

"在这个教室里我有权拥有安全。这意味着没人可以打我、踢我、推我、掐我或伤害我。"

"在这个教室里我有权听,也有权被听。这意味这没人可以冲我大喊大叫,吵吵嚷嚷。"

"在这个教室里我有权了解我自己。这意味着我有权自由表达我的感情和意见,并不被打断、不受惩罚。"

无独有偶,正好看到《1985年的幼儿园》(见《读者·原创版》2010年第9期)。有一段话,摘抄出来,以作对比:

"幼儿园的阿姨们都很严厉,上课的时候我们必须把双手背在身后,她们用"发言"这个书面、严肃的词汇取代了"说话",我从此失去了表达的自由。若我心中有话不吐不快,就必须举手征得同意才能"发言",否则,阿姨就让我站墙角,以示惩戒"。

种下去的是什么种子,就发出什么样的芽,结出什么果实。我们社会的不公、强权、弱肉强食,其实从幼儿园时代就开始培育了。暴政出暴民,小的时候是受害者,长大了以后自然就是施害者。

此外,人的权利,一旦被抽象成一个集体概念,就没了保证。要知道,天底下最没人道的事大多是在打着多数人的利益的旗帜下做的。结果是害了别人,最后也害了自己,因为自己也总会成为少数人的一部分。

图片来源:http://www.scottsdale-preschool.com

评论(12)

想起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,学的时候一直当做褒义词来学的,现在觉得挺中性的。

读了刘老师这篇文章,感概万千!不知道说什么好。历史和现实都由不得人去选择,只能说生在美国这个国度毕竟是目前这个世界上最幸福人,这个“人”作为个体,得到了应有的尊重!反观这个China,就不要谈什么强国梦了。那些整天风风光光所谓忧国忧民的大人物,你们是不是也被西方媒体吹嘘的有点飘飘然了?你们怯于碰触最根本的东西,这个5000年文明古国难道还要延续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的故事?

所以教育环境非常重要,从小就生活在好的环境下更重要。总体上非常赞同Bob的观点和语句。

下面这句提点不同看法

=="小的时候是受害者,长大了以后自然就是施害者"==

Balon认为小的时候是"受害者",长大了未必“自然”就是“施害者”,也有可能还是“受害者”,即便偶尔发泄报复不公的现实,到最后受到应有的惩罚,还将继续扮演“受害者”的角色。

悲剧的开始,我们希望以喜剧结尾,但往往事与愿违。喜剧有喜剧的理想,悲剧有悲剧的深刻,悲剧有像喜剧转化的可能。

期待明天更加美好的环境:)

婆婆与媳妇的比喻很贴切。后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不做延伸了。
感谢Bob此文的分享和回复。Balon会持续关注Bob的文字。谢谢。

如果在我们小时候,能够有如此民权的通告伴随着成长的话,我相信今天自信和坦诚的人,会比如今多很多。
我一直以来羡慕其他国家人们的那份不规矩,似乎,没有什么东西需要特别的规定,做出来什么样子的就是什么样子的,只是自觉地去实现精准。
没有我们的字必须如何写,太阳必须如何画,草必须是绿色的等等。

如今的幼儿园和1985年的已然不同了,再多给我们一些时间,让我们去完善。另外,不同意“生活在美国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”的说法,“过分的自由实际是一种散漫”也不无道理。

看刘老师的博客已经成为我的习惯,我又来浏览看有没有新文章。再看到chain的发言,也许你歪曲了我的意思。我的意思有两个前提:一是“目前”这个世界,二是作为“人”本身自出生以来应该有的尊重(这个我想你应该懂),这是精神层面的而非物质层面。我们所在的文明古国,还在沿袭旧有的统治观念,以前是一个人(皇帝)统治,今天不过是一个代表特殊利益的群体统治。我们暂且说这个所谓群体在初始革命时候的利益代表身份是没错的,但为什么后来就变质了呢?这和封建社会农民起义成功的人有什么区别?说“需要时间”,有时候就是一种推卸责任而编造的借口。

'暴政出暴民,小的时候是受害者,长大了以后自然就是施害者。'初初不太喜欢这句话,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足够深刻的验证。但去年一次特别的经历,身边有这样一位朋友让我产生了类似的想法。所以这里表示支持!

说到底这种自由与约束的度的把握还是不适用于幼儿,虽然成人社会的规则谁也改变不了,只是希望幼儿的童年不要刻上这种符号,期望着国内的幼教意识的改变,但具体到幼儿教师个体上又不一定行得通,所以,每年的9.10都是家长忙碌的时刻,毕竟幼儿教师是接受成人社会的规则的......

对比后感觉有一句话比较适合:“坏的制度会让好人变坏!”,看Bob的博客有段时间了,感觉受益匪浅,也想跟大家交流一下!

这种方式比我们国内的那些条条框框更容易让人去接受。满足了个体从而成全了集体。

评论

关于作者

  • 刘宝红,毕业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MBA,专修供应链管理,现在硅谷从事供应链管理。他是美国注册采购经理(C.P.M.)、六西格玛黑带。
    联系方式:bob.liu@asu.edu
    更多文章,参见
    “供应链管理专栏”:
    www.scm-blog.com
    “备件规划专栏”:
    www.SparesPlanning.com

最近评论

  • 姬鹏雄: 这种方式比我们国内的那些条条框框更容易让人去接受。满足了个体从而成全了集体。 详细>>
  • watson: 对比后感觉有一句话比较适合:“坏的制度会让好人变坏!”,看Bob的博客有段时间了,感觉受益匪浅,也想跟大家交流一下! 详细>>
  • FISHER: 说到底这种自由与约束的度的把握还是不适用于幼儿,虽然成人社会的规则谁也改变不了,只是希望幼儿的童年不要刻上这种符号,期望着国内的幼教意识的改变,但具体到幼儿教师个体上又不一定行得通,所以,每年的9.10都是家长忙碌的时刻,毕竟幼儿教师是接受成人社会的规则的...... 详细>>
  • Allison: '暴政出暴民,小的时候是受害者,长大了以后自然就是施害者。'初初不太喜欢这句话,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足够深刻的验证。但去年一次特别的经历,身边有这样一位朋友让我产生了类似的想法。所以这里表示支持! 详细>>
  • Johnson: 看刘老师的博客已经成为我的习惯,我又来浏览看有没有新文章。再看到chain的发言,也许你歪曲了我的意思。我的意思有两个前提:一是“目前”这个世界,二是作为“人”本身自出生以来应该有的尊重(这个我想你应该懂),这是精神层面的而非物质层面。我们所在的文明古国,还在沿袭旧有的统治观念,以前是一个人(皇帝)统治,今天不过是一个代表特殊利益的群体统治。我们暂且说这个所谓群体在初始革命时候的利益代表身份是没错的,但为什么后来就变质了呢?这和封建社会农民起义成功的人有什么区别?说“需要时间”,有时候就是一种推卸责任而编造的借口。 详细>>
  • chain: 如今的幼儿园和1985年的已然不同了,再多给我们一些时间,让我们去完善。另外,不同意“生活在美国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”的说法,“过分的自由实际是一种散漫”也不无道理。 详细>>
  • 吴侃: 如果在我们小时候,能够有如此民权的通告伴随着成长的话,我相信今天自信和坦诚的人,会比如今多很多。 我一直以来羡慕其他国家人们的那份不规矩,似乎,没有什么东西需要特别的规定,做出来什么样子的就是什么样子的,只是自觉地去实现精准。 没有我们的字必须如何写,太阳必须如何画,草必须是绿色的等等。 详细>>
  • Balon: 婆婆与媳妇的比喻很贴切。后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不做延伸了。 感谢Bob此文的分享和回复。Balon会持续关注Bob的文字。谢谢。 详细>>
  • 刘宝红: 有句话讲,十年媳妇熬成婆后,婆婆怎么对付她的,她便怎么对付媳妇。不是说任何一种情况都这样,但还是有一定的普遍性。 详细>>
  • Balon: 所以教育环境非常重要,从小就生活在好的环境下更重要。总体上非常赞同Bob的观点和语句。 下面这句提点不同看法 =="小的时候是受害者,长大了以后自然就是施害者"== Balon认为小的时候是"受害者",长大了未必“自然”就是“施害者”,也有可能还是“受害者”,即便偶尔发泄报复不公的现实,到最后受到应有的惩罚,还将继续扮演“受害者”的角色。 悲剧的开始,我们希望以喜剧结尾,但往往事与愿违。喜剧有喜剧的理想,悲剧有悲剧的深刻,悲剧有像喜剧转化的可能。 期待明天更加美好的环境:) 详细>>

关于此日记

此日记由 刘宝红 发表于 17, 2010 11:00

此Blog上的上一篇日记西班牙共和国

此Blog上的下一篇日记从众

首页归档页可以看到最新的日记和所有日记。